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解锁湿地保护密码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南昌多措并举开展国际湿地城市创建

时间:2022-02-14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南昌视窗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生态之基”。世代傍水而居的南昌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断推动湿地保护修复。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鹭鸟成群……如今,南昌正解锁湿地保护密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优质 候鸟越冬“天堂”

  近年来,我市以2个国际重要湿地(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阵地,深入推进全市湿地保护工作,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南昌也成为大批候鸟越冬的“天堂”。

  目前,我市除有2个国际重要湿地外,还有省级重要湿地4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并依托象湖、艾溪湖、九龙湖等城市内的湖泊河流湿地,建立了多个集市民休闲游憩与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

  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场所。据统计,全市有冬候鸟112种,夏候鸟47种,旅鸟58种,留鸟16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8种。

  南昌鄱阳湖区作为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和中转站,每年为全球数十万只水鸟、75%以上的东方白鹳和98%的白鹤提供了越冬栖息地,肩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保护全球鸟类多样性的重要使命。此外,南昌高新区五星白鹤保护小区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为全球只有4000余只的濒危物种白鹤提供了一个安全、食物充沛的栖息地。

  机制健全 保护手段完善

  近年来,南昌切实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统筹推进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特别是十余年来持续组织开展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把湿地候鸟保护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据悉,南昌把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此,专门成立了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对保护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协调。

  “2021年,沿湖县(区)累计开展巡护行动400余次,出动人员3500余人次,检查市场30多个次,检查经营户800多户次,放飞、救护野生动物40余只,办理案件5起。”南昌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科长罗晓平告诉。近年来,我市持续组织开展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对破坏候鸟和湿地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整治打击非法猎捕、运输、销售、收购等破坏候鸟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湿地候鸟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同时还在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岚湖等鄱阳湖重要湿地区域设立了视频监测监控站点,提升了重要湿地全天候监测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制定出台了《南昌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还先后颁布实施了《南昌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南昌市青山湖保护条例》等法规,进一步完善了湿地保护管理法规体系,形成了“一河一策、一湖一法”、分级管理的保护管理模式。基本建立了“以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

  难题破解 促进和谐共生

  “近年来,全市共争取到中央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资金2450万元。”罗晓平说道。资金用于对鄱阳湖周边因保护湿地和候鸟而受损的农户合理开展生态补偿,开展周边社区环境整治,加强湿地巡护与监测。

  获悉,该项目资金可以极大缓解湖区“人鸟争食”的矛盾,有效恢复项目实施区域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南矶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监管能力,提高群众爱鸟护鸟的意识,形成全民参与湿地保护、社区共管的良好氛围,较好促进湖区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我市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源头治理,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改善候鸟栖息地环境。通过加强小微湿地建设,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争取到湿地保护与修复补助资金750万元、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国家资金5000余万元。

【新春走基层】邻里中心留住城里“人情味”(图

【新春走基层】邻里中心留住城里“人情味”(图

万科南社区邻里中心的居民在邻里中心“打卡” 万科南社区邻里...[详细]

接地气!省两会首设“委员通道” 看看8位委员说

接地气!省两会首设“委员通道” 看看8位委员说

▲摄影丨胡麟兰 1月16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第十...[详细]